新京报讯(记者刘震)10月21日,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局领导,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、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员会、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、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。中共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、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隆福寺公园举行2025年国家戏剧季新闻发布会。本次演出季将深度整合王府井剧谷、前门北京文化体验区、隆福寺剧团三大剧团资源,积极引入市场化运行机制,全面展现戏剧文化建设新生态和发展前景在首都的中心地区。演出季从10月中下旬持续到2026年1月。我们将以演出为纽带,吸引优秀戏剧作品来东城演出,促进国内外戏剧文化交流,通过培育戏剧消费场景,促进演出、餐饮、住宿、交通、文创等多业态融合发展。努力同步提升戏剧艺术品质和戏剧消费水平,打造立足北京、辐射全国、对接国际的高水平戏剧活动。 《大剧东望·国剧季2025》将于10月中下旬至2026年1月上演。本届国家戏剧展演季聚焦“戏剧之城”建设。共演出35个项目,其中戏剧20个,其他15个。它将在五天内进行单元:民族经典、特邀外国作品、东条原创作品、剧场及网络放映联动作品。我们构建了多元化的表演体系,以精湛的艺术和精心的指导呈现国内外优秀作品。话剧首演剧《枝叶之恋·郑板桥》将于11月6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。该剧深深植根于历史,以郑板桥在潍县七年的政治生涯为故事核心,艺术地歌颂了他对人民的真诚和感情。该剧由国家级著名演员、北京大众艺术剧院成员何冰执导并主演。 《小县之秋》《奇怪的人》《长安荔枝》《红塔之梦》《暴风雨》《沙漠》等35部精品剧目70余场在中国儿童剧院先锋智慧剧场国家剧院上演中央歌剧院、曹禺剧院、北京民间艺术剧院、北京保利剧院、中山剧院。公园。音乐会活动将在全国剧院举办,包括礼堂、北京喜剧学院、南京、武汉、长沙、杭州,旨在举办全国高水平的戏剧盛会。本季演出将打破传统戏剧的限制,将戏剧艺术有机融入城市空间,将城市变成流动的舞台。演出季期间,将于1月24日至10月26日在龙福寺地区举办名为“戏剧向东2025龙福剧场交流会”的特别活动。以“剧场新表达,生活新体验”为主题,打造剧场文化市集、沉浸式剧场巡游、剧场益智互动、剧场放映交流、员工见面会、演出季回顾、创意记录交流等七大互动板块,打造专属于剧场的体验空间让戏剧艺术逃离剧场,融入城市生活。以“全时间、全街区”的形式,打造约20场沉浸式演出,呈现多元化的节目形式,展示年轻艺术群体的创意表达和文化活力。东城区聚焦区域文化优势资源,全面推进“书城”、“戏剧之城”、“博物馆之城”、“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城”、“中医药之城”建设,培育开放和谐的文化氛围,不断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打造“文化名城景观”,作为“五个国家”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 “戏剧之城”建设在东城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本季展览将围绕“戏剧的风景美学与时代精神”、“N”等前沿主题展开。在东城区朝东里、明城墙遗址公园、《新青年》编辑部旧址、青云胡同23号艺术中心等东城区特色文化空间,邀请戏剧创作者、研究者与公众进行多方位对话,通过“公开讨论+现场直播”的融合 “导播转播”,专业戏剧艺术将从舞台空间延伸到社区场域,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,帮助市民在参与中熟悉戏剧、了解戏剧、热爱戏剧,全面提升城市艺术素养。本季演出新闻发布会合影。本季演出将以文化消费体验为纽带,普及戏剧消费,让剧场变得更有朋友为丰富体验,我们将推出三项惠民中心行动:普及影院、售票惠民、票根增值。戏剧科普活动包括中国儿童艺术剧院“戏剧感动孩子,戏剧带来惊喜”、北京喜剧剧院“喜剧的正面与侧面”、吉祥剧院“吉祥艺术课堂文化普及活动”、开心麻花“戏剧共鸣,连接你我”等8个单元共24场活动。儿童戏剧启蒙介绍喜剧的幕后秘密,满足各年龄段观众戏剧意识的需求。惠民票务将在保利票务小程序内设立专门的“朝东大剧院”区域。定期派发惠民补贴票,观众看完剧即可参与汤博雅评价,优质评论可以兑换购票券,让更多人走进影院看剧。票根增值计划将系统整合东城区酒店、书店、餐饮、交通等优质文化旅游服务资源。演出季期间,观众凭购票券,可享受“吃、住、行、购、娱”全方面的专属优惠,打造“看一场戏、逛一座城、玩一天”的沉浸式文化新体验。编辑:徐美琳,校对:杨丽